南郑县特产网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南郑百科 > 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规范

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规范

1、菌种处理方法  使用前一天或当天,菌种必须进行预处理。方法是:按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,10公斤饼肥,加水 35—40公斤,混合拌匀,堆积发酵10—24小时就可使用。

    注意事项:种植蔬菜,可用草食动物(牛、马、羊等)粪便:每亩一般用量3—4方,与内置式反应堆结合施入沟中效果更。使用该技术禁止使用土壤消毒剂,特别禁止在建堆时向秸秆使用杀菌剂。

    2.行下内置式:秋、冬、春三季均可使用,高海拔、高纬度、干旱、 寒冷和无霜期短的地点尤宜采用。 每亩秸秆用量3000—4000公斤、菌种8—10公斤、麦麸160—200公斤、饼肥80—100公斤。

    2.1开沟:一堆双行,宜采用大小行种植。大行(人行道)宽100—120cm,小行宽60—80cm,就在小行位置开沟,沟宽60cm或80cm,沟深20—25cm,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,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。

    2.2铺秸秆:开沟完毕后,在沟内铺放秸秆(玉米秸、稻草等)。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(玉米秸),上部放碎软秸秆(稻草、玉米皮、杂草、稻壳、树叶以及食用菌下脚料等)。铺完踏实后,厚度25—30cm,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茬,以便进氧气。

    2.3撒菌种:每沟用处理后的菌种6公斤,均匀撒在秸秆上,并用锨轻拍一遍,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。

    2.4覆土: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,覆土厚度20—25cm,形成种植垄,并将垄面整平。

    2.5浇水: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,隔3—4天后,将垄面找平,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cm左右。

    2.6打孔:在垄上用12#钢筋(长80—100cm,并在端焊接一个T型把)打三行孔,行距25—30cm,孔距20cm,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,以利进氧气发酵,促进秸秆转化,等待定植。

    2.7定植:一般不浇大水,只浇小水,一棵一碗。定植后高温期3天、低温期5—6天浇一次透水。待能进地时抓紧打一遍孔,以后打孔要与前次错位,生长期内每月打孔1—2次。

    3、行间内置式:高温季节、定植前无秸秆的区域宜采用。多数是因为定植前没有秸秆,故先定植,待秸秆收获后在行间进行。每亩秸秆用量2500—3000公斤、菌种7—8公斤、麦麸140—160公斤、饼肥70—80公斤。 其操作程序基本同行下内置式。一般离开苗15—20cm,挖土深15—20cm,宽60—80cm,铺放秸秆20—25cm厚,沟两头露出秸秆10cm。将拌好的菌种按每行6公斤均匀撒接,用铁锨拍振一遍,土壤回填于秸秆上,大行不浇水,小行内浇水,渗入大行湿润秸秆。按行距30cm,孔距20cm,用12#钢筋打孔,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。 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日后,可进行播种或定植。其他种植管理按照常规进行。

    注意事项: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根据需要可以在种植行下或行间进行。如果选择行下,应该在定植前15~15天完成。如果已经定植则可在定植行的大行之间进行。

    4.注意事项:①秸秆用量要足,②菌种用量要足,③次浇水要足。一露:内置发酵沟两端秸秆要露出茬头。三避:①避开沟过深,②避覆土太厚,③避打孔太晚。

本栏目其他信息

更多>>

美丽南郑

更多>>
网站名称:南郑县特产网  [农高会网展]  [管理入口]
杨凌农交所 提供云服务技术支持
南郑县特产网 © 版权所有